2013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2013-03-07 09:31:03 来源:育路教育网

    2013高考已进入最后三个月的冲刺阶段,为广大考生预测考试重点,并在备考方面给予相关指导。高考政治解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主观题,其次,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这四个板块详解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命题趋势和特点,预测2013高考政治考点、题型,并提出应对策略。

    以下内容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经济

    1. 2013高考政治经济板块考查主题和知识预测:

    过去五年的高考题中,在主观题中都考查了一些主题,08年考到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09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2010年提出物联网的概念,问其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2011年强调培育优势产业,给出钻石模型;2012年考查“走出去”战略。

    在2013年有一些主题非常值得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的公平。

    2. 现象变化类题:

    近五年北京高考政治主观题经济板块设置的大都是经济现象变化类题目,北京高考政治对于这种题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现象变化类题目是指:通过图表和材料说明一些经济现象,给出一些经济信息,考生需要解读这些经济信息。当考生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一般分为一下两步:

    一概括趋势(总趋势、相关、分阶段、特殊点)

    二比较挖掘(大小快慢比较,原因本质挖掘)

    3. 关系推理题:A是什么;B是什么,由A推向B

    不单纯考查一个名词的定义、内容,而是结合另一个名词,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比如:09年中考到了社会建设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10年考到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11年考察了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12年考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时,具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即:A是什么;B是什么,由A推向B(首先要弄清A、B分别代表什么,其次从A的角度回答其对B的影响或意义)。按照这一模式按部就班的进行解答,可以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责任编辑:王铮)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分享“2013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