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寒假二轮复习地理知识点:城市小专题(2)

2013-02-27 09:44:30 来源:育路高考网

  ⑹逆城市化问题:

  原因: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表现: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萎缩;③中小城镇发展迅速;④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⑺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8)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责任编辑:韩志霞)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分享“2013高考寒假二轮复习地理知识点:城市小专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