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3)
对于这些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不但要记住它的内容表述和对应表达式。更重要的是透彻理解。一般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基础。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研究楞次定律实验等。
(二)导出方式。如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它三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据玻-玛定律和查理定律推导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三)清楚规律揭示的内涵及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如动量定理:Ft=△P,从整体上揭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与它的动量变化的直接对应关系,即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如果题目中要求合外力冲量,就有了两条思路:一是用合外力乘时间,二是先求其动量变化。分解看:式中F为合外力,解题时就需从受力分析入手,找出合外力,等号右边为动量变化,特定要求末态动量减初态动量。该式为矢量式,中学大纲只要求一维情况,解题时一定规定正方向,列代数式方程。变形有:F=△p/t,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率,等。
(四)注意适用条件。如:库仑定律F=Kθ1θ2/r2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动量定守恒定律用于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动量定理对一于不论直线还是曲线,恒力还是变力,物理过程是单一的还是多阶段组合的,几个力作用于物体上的时间是否相同都适用。在中学阶段对处理打击.碰撞一类问题尤为方便。
(五)物理图象。物理图象是物理规律的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方式。如v-t图象,波的图象,P-V图象,此外还有一些在题目中出现的图象如F-t图象,B-t图象等。对图象一般应抓住以下方面:1横纵坐标.斜率.交点的含义;2对应规律煤数学表达式;3反映的物理情景。
以上所说,者是课本中明确出来的规律。物理学中还有许多规律,需在老师指导下发现和总结,实现知识系统化。
(一)单元知识结构的概括和总结。现以磁场一章为例总结如下:
(二)跨单元知识联系规律。举两例:
瞬时作用效果:F=ma
1.力的作用效果对时间累积效果:Ft=△P
对空间累积效果:W=△Ex
2.功能关系:功是能力转化量度。
1量度重力势能变化:WG=△Ep
2量度弹性势能变化:W弹=△Ep
3量度分子势能变化:W分子=△Ep
4量度电势能变化:W电=△E
5量度动能变化:W总=△Ek
6量度机械能变化:W其它=△E
前四式把整个中丌涉及到的势能与之对应的功总结到一起,找到了共同规律:某种势能的变化都对应着一种功,都是做正功时势能减少,做负功时势能增加,且所做功与对应势能变化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五个式子综合比较,使我们对功和能的关系理解的非常清楚了。
(三)从课本内容中提炼规律。如:力学中判断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方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的方法。热学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电学中根据电力线方向比较电势高低的方法;直流电路中电压分配规律。几何光学中像距.像的虚实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规律等。这些方法或规律几乎遍布物理课的每章每节,虽然没有形成定理或定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如能随时系统总结出来是大有益处的。
(四).在解题中发现规律。比如加速度a=△V/△t,F=△P/△t,ε=△φ/△t,加速度.合外力.感应电动势本来三个不同的物理量,也有一个共同点:都对应着一种变化率,即对应变化的快慢,反映到图象上就对应着斜率。
物理习题千变尤化,只要留心,总是会找到一些共同规律的。总之,抓住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抓住了物理学的精髓,就具备了驾驭物理学的本领。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如何学习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