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语文复习:学会辨析文言虚词

2013-01-06 09:07:03 来源:育路高考网

  高考语文复习:学会辨析文言虚词

  [考查特点]

  1.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理解文言虚词,而考纲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因此,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必考内容。

  高考考查的往往是考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过的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考查的四个虚词“而、且、也、之”几乎在每篇文言文中都会出现。

  2.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高考湖南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情况来看,文言虚词题有如下特点:

  ①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者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考试时需要判断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八个例句中,有四句选自中学课本。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②文言虚词的用法比文言实词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因此,文言虚词题的难度较大,考生的得分率比较低。

  [考查趋势]

  1.考查方式


  ①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中一句来自文言选段。另一句来自中学教材;给一个例句,要求选出与例句中文言虚词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对“之”字用法的考查)。

  ②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译中,也需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否则翻译可能会不够准确。

  2.考查重点

  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大纲中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些文言虚词。考生如果缺乏语境意识,不分虚实,不明用法,一味地去死记硬背这些文言虚词有哪几种用法。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此,考生在识记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这样才能避免失误,准确答题。

  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文言虚词的频率较高。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复习。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