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12)
这个故事实在耐人寻味。
据说,在牛津的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此外,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真不愧是“国际一流大学”!
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创建××所“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一些名牌大学也跃跃欲试,试图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国际一流大学”之列。姑且不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仅就招收有“创造潜力”的优秀生和捍卫“独立精神”这两点上,其差距简直就是无法比拟的。
我们的高水平大学也想招收最有创造潜力的优秀生,但目前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创造潜质”扼杀殆尽。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权力社会”之中,即使名牌大学恐怕也不能幸免,招生、考试中的不正之风、种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不要说高级别领导人出面说话,就是某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乃至其它可以制约大学的部门和权势者,都会让学校难于捍卫自己的“独立精神”。
我们都很羡慕像哈佛、牛津、斯坦福、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也很想创建几所这样的“国际一流大学”。但我觉得,仅在“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发生在牛津大学的故事,实在是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玩味。
45、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扑下身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追逐既定的目标。但人都是有不小惰性、有太多欲望的动物,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常常就难免战胜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诱惑,割舍不下寻常的享乐。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废,功亏一篑。那么,当惰性膨胀、欲望汹涌,追求的脚步踯躅不前时,应该怎么办呢?不妨学学戴摩西尼,他的办法固然有些极端,但唯其如此,才能管用。他剃掉了一半头发,就彻底斩断了向惰性和欲望妥协的退路。而一旦没有退路可逃,就只能一门心思地朝前奔了。
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46、多想几步
两个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可是过了不久,叫阿诺德的小伙子晋级加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对老板的偏心很不满,老板听完他的抱怨后,说:“布鲁诺先生,你现在先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紧又跑到集市上去看,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跑到集市上去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到这里,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老板安排阿诺德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每斤1元。土豆质量不错,带了一个来让老板看看。这农民一个钟头后还有几筐西红柿上市,看来价格适宜,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可能会购进一些,就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正在外面等着回话呢。
老板听后,对布鲁诺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确实,同样的工作,往往有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人。好比下棋,有的走一步只能看一步,有的则走一步能看三五步甚至更多,胜败往往就决定棋手走一步能预见几步。
遭受失败和挫折后,怨天尤人是徒劳的,认真总结教训,找出失败的根源在哪里,想想自己走一步能够预见几步,才是上策。
(责任编辑:王晓冬)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