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外省女孩就异地高考约辩上海籍人士(2)
争议
辍学后的占海特,除在家学习高中课程外,偶尔会跟着老爸一起去上访。去的次数越多越绝望。每次去得到的答复都一样,后来多次给上海市领导写信,转到教委后,得到的同样是冷冰冰的格式化的答复。
但在网络尤其是微博上,占海特开始感受到了自己的影响力。10月21日,其在个人实名认证微博上发出了“约辩”邀请,“京沪非户籍家长到教育部门上访,要求开放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屡遭户籍居民包括年轻未婚居民阻挠……为了正义和真理,本姑娘邀请京沪户籍人士于10月25日在大沽路100号上海教委辩论,欢迎报名参加。”
这个颇具气势的微博“约辩”不仅吸引了众多粉丝关注,连警察也找上门来,警察担心辩论当天人多秩序混乱。
在警察与占全喜谈话结束后,占海特发微博公告说,“警察叔叔同老爸谈话十五分钟,双方态度温和,我在背英语,没有过多参与谈话。警方担心的是‘约辩’那天人多秩序混乱,我们请警察叔叔放心,现在还没有一个反方人员报名参与辩论。”
虽然没有人报名,但在25日当天,还是有一些占海特称呼为“光头党”的沪籍青年出现在现场,并喊出了,“抵制异地高考,蝗虫滚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等口号。非沪籍家长则高喊“争取高考权利,教育平等,我们是新上海人”。
沪籍和非沪籍成年人在相互对峙中,15岁的占海特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她事后解释说,“他们一直在骂,根本不是来辩论。”
占海特的出现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沪籍人士质疑她只是被家长强推到前台,一些非沪籍家长也认为不应该让一个原本需要享受教育权利的孩子走到前台去争取教育权利。
占全喜说,刚开始辍学的时候,孩子也曾在私下里抱怨父母的无能。在初三的时候,一些不准备回老家的非沪籍学生家长就开始改国籍、办绿卡、办人才引进证明,即便不是上海户籍,只要属于引进人才子女、拥有港澳台或外国护照等都可以参加中考。不过,办这些资格既要花钱又要找关系。
后来她也慢慢理解了父母的难处,在其写的最新一篇名为《教育公平,我的梦想》的文章中她写道,“慢慢地,我才知道,我的父母不仅没有错,而且是很伟大。”
占海特说,在家自学时间上比较自由,但也有弊端,就是缺少了同学,没有同学的环境一个人会感到孤单。但她说,其实现在还好,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在她看来,辍学这半年来,也是她从失落到淡定到自信到勇敢的过程,同样,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占海特有一个目标,要用自己的实力达到和上高中一样的学习效果,甚至远远超过这个水平。“上海教委断了我的高中路,而我要用我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战胜这个失败的教育体系。”占海特说。
如今,她已经会使用一些宏大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育公平,我的梦想》一文的摘要中,她用上“十八大报告遗温未冷”这样的语句。她在文中还写道:我希望就地高考政策不要与父母的职业、收入、纳税、房产、社保等挂钩。若是如此挂钩,穷人的孩子何日才会有出头之日?如何才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