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有所为”或“有所不为”(5)

2012-11-20 14:39:25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有作为

  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21)班:吴大器

  从古至今,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无数的士人才子为了梦想而奋发向上,也有无数的英雄豪杰为了民族大义而倾尽热血。说起来,有所作为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精神。

  面对理想,面对未来,应勇往直前,有所作为。也许有人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作至理,我却尊崇鲁迅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面对梦想,应勇敢探索,而非消极等待,畏畏缩缩,这正如屈原所写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未来,无需感到迷茫,正如汪国真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面对理想,有所作为。

  身处逆境,不应原地待命,要冲破阻碍,要有所作为。逆境中,李白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非议中,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青春不再,苏轼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逆境不应将梦想击沉,也无法让人生暗淡。陶渊明在贫苦的困扰下,成就了学术上的辉煌;邓稼先在茫茫大漠中升起了中国的蘑菇云。面对逆境,要振作冷静,战胜逆境,有所作为。

  面对是非正义,民族大义,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孟子也说“天下太平,舍我其谁”。对真理,鲁迅用生命捍卫:“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世,这死是值得的。”面对国家困境,辛弃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面对名族危亡,林则徐慷慨赴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正义,面对祖国,要有担当,有所作为,对历史负责,对人名负责。

  然而,关键时刻的不作为也总撕裂着我们的伤口。2011年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彷佛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笔下的麻木冷血的眼,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不作为的路人,失去了作为人的良知,也考验着社会的良心。每当危难,我们总希望有一个英雄能出现在我们身边,解决危难。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在理想,在正义,在祖国需要之际,挺起胸膛,勇于担当,有所作为。那一刻,我们已经成为了英雄。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后的救灾抢险的事迹,难道不能给我们启示吗?

  (责任编辑:韩志霞)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分享“ 2013高考作文:“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