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2)

2012-09-28 11:57:14 来源:考试吧

  三、辛亥革命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尤其是中国同盟会的出现为革命提供了组织基础;三民主义的提出提供了纲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革命提供了起义经验;革命党人在武汉新军的长期动员工作。

  2.过程(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3)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的进步意义。(4)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革命失败。

  3.意义(1)****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野蛮的军事侵略:(1)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并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使用花絮细菌武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2)疯狂的经济掠夺。(3)阴险的奴化教育,推行奴化教育,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理论。(4)狡诈的殖民统治:实行以华治华的殖民政策,组建傀儡政权如伪满洲政权。

  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抗战防御阶段:******阻止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大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中共指挥的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2)相持阶段:******消极抗战,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承担了日军的主要攻击。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在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韩志霞)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分享“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