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遇寒冬 高职院校转型迫在眉睫
一边是高职院校招生办主任坦承:“我们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一边是决意留学的家长说:“跟中国高考决裂后,我们变得潇洒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中走到了被抛弃的边缘,教育专家指出,生源紧缺可能让一些高校面临艰难处境,但对教育事业来说,却是一个转型良机。
“不管考多少分,想来就能来”
8月17日下午,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据统计,在最后一个批次投档中,共有约5万个招生计划落空,比去年增加了约1万人。虽然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竟无一人报考。
“如果没有最低分数线卡着,我们愿意接收所有的高中生,就是不管考多少分,想来就能来。”山东一所高职院校招生办负责人说。山东省今年专科批次的控制分数线为180分,而高考5科总分值是750分。 河南省在高职高专二批征集志愿时,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降20分备档,对缺额较大的学校降40分备档。河南省今年专科二批的控制分数线为190分,是9年来的最低纪录。
业内人士分析,这么低的分数线,其实线下考生已经寥寥无几。可以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上大学。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将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
但是生源危机并非山东独有。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
“我从来没想过要高考”
与国内高校招不满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2011年度,中国在美国大学的入学人数已达到15.8万,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约占美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2%,其中本科生56976人,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43%。这是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局2011年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提供的数据。
当国内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时,参加“洋高考”的人数却飞速攀升。北京新东方学校北美考试部总监范猛注意到,近三年,来参加SAT考试(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化测试)的人数增幅每年都保持在50%以上,学生的来源涵盖了各个层次学校的学生。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放弃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以前,高中毕业生出国读本科,是高考失利后的无奈之举;读国际项目的学生,也往往是因为凭中考成绩无法进入一流的重点高中。但这两年,范猛发现,来参加SAT培训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参加高考也能考上一流的学校,但从初中开始就立志放弃中国高考,转而制订全程的出国计划。“他们参加国内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申请出国也能被常春藤大学录取。”
“我好像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高考。”今年刚读完高一的陈韵正很早就决定放弃高考,赴美留学,她所就读的福州一中是福建省最好的高中之一。“跟中国高考决裂之后,我们变得潇洒了。”陈韵正的父亲说,既然决定了放弃高考,就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脱离了中国教育制度,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发展。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