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全国考生减少135万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告急(3)
报到率是“二次打击”
一般“专二”院校达75%就算不错
刘华(化名)是省内一民办院校的老师,长期负责南阳地区的招生。
“2007年到2009年,南阳每年招六七百人,这两年只能招到300人,少了一半。”刘华说,2008年时南阳有8万多考生,今年只有4万多。
刘华所在的院校,实力还算可以,招生虽不是特别容易,但与其他高职院校比还是好很多,“去年有的职业院校只招到百余名学生,今年情况也不乐观。”
在刘华看来,今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几起篡改志愿事件,就是生源竞争激烈化的一个表现:四川一职业院校的老师为抢生源篡改了13名考生的志愿,山东某职业学院的招生人员篡改了周口卫校14名考生的志愿。
“计划完成情况是一方面,报到率是另一方面。”河南省一职业院校的刘校长说,每年专科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都存在被录取考生不报到的情况,因不报到而导致的生源流失在一些院校能占三四成,个别院校更高。
“公办高职院校报到率85%就算不错了,一般‘专二’院校到75%就算不错了。”刘校长说。
原因
4年考生减少135万专科对一些考生已没吸引力
“适龄人口持续减少,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一增一减让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说。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今年降到915万,4年少了135万。
从2010年至今,河南省考生减少近15万,招生计划增加了9万多,录取率逐年提高,今年达到76%。
在上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后,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也开始变化,从“有大学上”向“上好大学”转变。
“专科对一些考生已失去了吸引力。”招生老师刘华说,上不了本科的学生会复读,分数稍低的考生去打工了。
有家长曾给她算过一笔账,上民办“专二”院校,学费每年8000元,加上各项开支一年要1.5万元,三年就是4.5万元。
在家长看来,这样的投入有点不划算,如今大学已“贬值”,毕业后难找工作还得去打工,既然这样还不如趁早去打工。
生源减少已是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还有些考生“用脚投票”选择到国外上学。根据统计,这几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