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政治复习:政治篇23

2012-01-25 15:28:31 来源:高考网

  第十五讲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复习要点】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概念;(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2)创新的社会作用。

  【知识归纳】

  一、重难点:

  (一)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但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注意以下两个错误观点: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2.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实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②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③人能够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联系具有主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政治复习:政治篇23”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