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政治题型专项指导与训练:论述题(2)

2012-01-12 14:34:29 来源:育路高考网

    1、《****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材料一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其中:8个主要产粮省份]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增长率

19972003

4%[2.73%]

8%

    材料二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A)

城镇居民年人均

可支配收入(B)

AB

1997

2090

5160

12.47

2004

2936

9422

13.21

    ⑴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运用国家职能和党的宗旨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⑶试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和国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依据。

    2、表一:我国石油进口和对外依存度情况

年度

内容

2003

2004

2005

2020 (预计)

进口石油量

9100万吨

1.2亿吨

1.3亿吨

2.5亿—2.7亿

对外依存度

35%

42%

44%

55%60%

    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995年为76%,2000年为31%.

    表二:国际油价上涨影响我国经济情况

内容

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5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平均)

每桶40美元

每桶50美元

GDP下降

0.8%

1.1%

多支出外汇

88亿美元

176亿美元

石油贸易逆差

352亿美元

440亿美元

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总水平增加

0.5%

0.8%

各行业生产成本增加

5%

7%

    注:此表数据是亚洲开发银行预测数据。

    ⑴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⑵根据表二说明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⑶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表一、表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3、表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情况

  年度

内容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比上年增长

7.3%

8%

9.3%

9.5%

预计将超过9%

    表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增加1亿元GDP

需要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产品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单位工业产值废弃物排放

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

“九五”

期间

“十五”期间

供电煤耗

吨钢能耗

水泥能耗

比发达国家高

美国的1/30

日本的1/18

法国的1/16

    ⑴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⑵从哲学上说明表一和表二的关系。

    ⑶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表二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

    题型三 研究性学习类试题

    题型特点

    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已经成为近年高考改革的“风向标”。出现在高考卷中的研究性学习类试题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特点,它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不会动手,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子”。

    研究性学习类试题把本来是被考查的学生“转化”成试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考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实用性和能力测试的亲和性,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也给我们复习应考提出了新要求。但在高考卷中,这类试题对所有的考生均未设置障碍,包括那些没有接触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考生,根据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凭着平时知识的积累,考生一般都能够回答一二。

    解题对策

    对策一:认真剖析题后设问,获取问题信息,掌握设问的具体要求。

    对策二:带着问题信息仔细研读材料,搜索有效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了解材料的事实、观点和主张,这是解答研究性学习类试题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对策三: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直接答题,要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充分运用有关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时事知识、及生活经验等,分析事实,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策四:组织答案。这类试题的答案要做到条理化、简洁化、逻辑化,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词不达意。

    1、甲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城市消费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乙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丙说: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行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民不要进城务工,以免遭受歧视性待遇。

    ⑴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

    ⑵请你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课题中的某一问题,确定一个子课题,写出子课题的名称,并简述选定该子课题的理由和研究方法。

    2、材料一 2005年1—11月全国安全生产简况

统计数据

类别

件数

死亡人数

件数

同比增减

死亡人数

同比增减

特大事故

114

-3

2393

184

特别重大事故

12

-1

795

94

    注:①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

    ②2005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70%集中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差、技术装备落后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死亡工人85%为农民工。

    材料二 2005年12月5日,在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已经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很多还停留在逐级传达和口头上,潜伏的安全隐患很多,有些行业生产绷得过紧,安全欠账较多,安全设施和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特别是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松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同时,采矿秩序混乱、安全执法不到位等,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评价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

    ⑶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你给李毅中局长写信,你准备就安全生产提哪些方面的意见?

    3、材料一 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

    材料二 2005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

    问题:⑴结合材料一,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意义。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哲学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⑶假如你是一名市长,你准备如何更好地支持和推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推荐阅读:高三家长频道      大学数据库       高三复习题

                 各地高考实用信息   2012空军招飞    2012艺考  2012自主招生
          
                
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录     2012年各地高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责任编辑:张影)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分享“2012高考政治题型专项指导与训练:论述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