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经济史专题

2012-01-11 16:43:12 来源:高考网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注:本专题含古代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与货币演变三个小专题,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古代社会生活变迁另见古今中外综合专题系列。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知识。

  小专题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题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发展原因及发展表现等):

  (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部分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二是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等);三是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促进。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高考历史复习:经济史专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