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12-01-11 14:17:35 来源:高考网

  准高三生进入8月份就要开始高三第一轮复习,高三一轮复习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巩固,高考网特为准高三生准备了2012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资料,希望对于准高三生的2012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有所帮助!以下是2012年高考一轮历史复习资料中的第十二单元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十二单元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

  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高考历史复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