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21
5、(32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因素值得借鉴?(8分)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6分)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4分)
思想观点: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赋;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现象。(8分)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剧变;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繁,诸侯争霸。(6分)
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4分)
(2)17、18世纪的欧洲,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启蒙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其主要理论成果有哪些?(8分)
理论成果:天赋****学说,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等。(8分)
(3)简要概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条文涉及相关"和谐社会"主题的内容(6分)
英国:限制国王权力,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
法国:人生来是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
美国:承认天赋****,确立共和政体,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废除黑人奴隶制。(2分)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21”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