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6
6、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1)据材料一,根据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4分)秦国、隋朝在救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举措是什么?(4分)
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4分)
举措:秦国修建都江堰、隋朝设洛口仓(含嘉仓)。(4分)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特点: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2分)
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材料三:
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止1898年11月)
国名 |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 共计 |
英国 | 2800英里 | 6420英里 |
俄国 | 1530英里 | |
德国 | 720英里 | |
比利时 | 650英里 | |
法国 | 420英里 | |
美国 | 300英里 |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4分)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4分)
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4分)
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4分)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6分)
原因: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4分)(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6”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