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32
练习三十二
一、(共22分)
1.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2分)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改为:
2.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6分)
例句: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⑴爱心
⑵机遇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故曰: ,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谋攻》)
⑵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粱惠王上》)
⑶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