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回顾18

2011-11-03 14:04:26 来源:考试吧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
  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带状村落(河网密布的平原)
  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
  着名古代城市发源地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黄河-长江中下游
  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平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
  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①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东亚③美国东北部
  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密切关系①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②干旱、高寒、湿热区为稀少区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①最多的省②没有特大城市的省③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地形、气候)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供水②运输③军事防卫
  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矿业城市: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现代:沿海、沿江、沿线②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经济中心②政治中心③军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军事、宗教(减弱)②交通、自然资源(一直)③旅游、科技(新)
  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的作用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缩小城乡差别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回顾18”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