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回顾12

2011-11-03 11:59:01 来源:考试吧

  (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和外力地貌
  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物质坚实,成为山岭。
  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不利于隧道、水库等工程)。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冰川地貌类型U形谷,冰蚀湖
  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喀斯特;风蚀洼地、沙丘等。
  (四)陆地水与水循环
  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大,水位变化大
  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小,水位稳定。
  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
  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回顾12”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