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2011上海高考试卷评析:语文

2011-06-15 09:22:36 来源:育路高考网

 

    语文——稳中有变,平中见深

    语文卷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稳中有变,平中见深”。“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平中见深”,是指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选文贴近教学,平易而有内涵

    第一篇现代文《家园城市》是科技说明文,内容涉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该文贴近上海城市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和阅读经历。第二篇现代文《又见鹭鸶》是文学散文,继承了往年选择名家作品的传统,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感悟。第三篇选取了东汉古歌《明月何皎皎》,是羁旅之人怀乡思亲的名作,以叙事见长,该诗进入高考试卷,突破了以往只考唐代之后诗歌的范围,对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第四篇古文《孙叔敖传》取自《史记》,延续了历年高考以优秀人物传记类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做法。第五篇古文《稼说送张琥》是叙议结合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更好为社会服务有所启发。

    今年的五篇选文,其总体难度较去年有进一步的降低。选文更贴近中学的阅读教学实际,所选材料平易之中有一定深度,考生须深入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2、试题指向明确,全面而又均衡

    语文卷的命题充分体现“考试手册”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二期教改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体现《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延续去年命题关注“课程标准”的做法,今年试题的设计进一步注意了与“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一致。试题总体来看都比较平实,不会给考生造成审题障碍,但平实的题目含有深意,能否准确把握这种深意则可以区分出考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试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强调课外文本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着重内容分析与语言品味的联系。整张试卷的试题设计,在难易程度上保持了中等偏易的特点。

    3、作文命题深刻,简单而又思辨

    今年的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材料类型和去年一样属于组合型材料,由两句意思相反的铭文组成:一句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句是”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要求考生对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自选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与去年试题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个材料不再是两件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