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2011年4月14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一、2011年4月14日国内热点政治:
应俄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邀请,中国驻俄大使李辉11至12日出席纪念加加林太空飞行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副主任杨利伟亦应邀专程来俄出席上述活动。近40个国家的航天机构负责人和代表以及世界各国知名航天员参加庆祝活动。活动中,李辉大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还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负责人和航天员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交流。
4月13日,2011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来自金砖国家政界、工商界近500位代表出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开幕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海南省副省长李国梁、南非贸工部长罗博。戴维斯、俄罗斯经济贸易发展部副部长冯莫切夫分别致辞。近年来,金砖国家间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已分别成为俄罗斯、巴西、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巴西和南非第一大出口市场,印度第三大出口市场、俄罗斯第六大出口市场。
据经济之声报道,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虽然已经达到了47.5%,但这其中能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到40%,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今天表示,在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定居落户的问题,将是重点和难点。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0%,李铁认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除了户籍制度改革外,还有另两大阻碍需要解决。
教育部已批准在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广州大学三所高校分别设立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我国首次在高校设立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充分整合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研究和基础条件等资源,通过开展教育和培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推进我国的人权普及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基地的主要任务包括,推动大学人权教育和理论研究,开展中小学人权教育及方式方法的研究实验,编写教材,组织师资培训和各类相关社会培训,为社会提供咨询,特别是向国家有关部门定期提供咨询报告,以及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二、2011年4月14日国外热点政治:
墨西哥湾一座钻井平台工人居住区下沉,迫使全部713名工人12日撤离。国有企业墨西哥石油公司说,下沉的是“木星”钻井平台工人居住区,位于墨西哥坎佩切州离岸大约80公里的墨西哥湾水域。按这家企业的说法,虽然尝试多种措施加以“挽救”,居住区12日晚些时候开始转向,部分下沉。事件没有引发原油泄漏,没有人员受伤。撤离事件的发生地令人联想起去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阿里。巴盖里13日说,伊朗准备重启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等六国的核谈判。伊朗新闻电视台当天援引巴盖里的话说,伊朗不久将确定与六国举行下一轮谈判的时间和地点,谈判内容不只限于核问题。他重申,伊朗不寻求发展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伊朗开展核活动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伊朗核计划进程。
黎巴嫩候任总理纳吉布米卡提13日在首都贝鲁特呼吁黎各政治派别吸取过去内战教训,消除分歧,通过对话解决彼此间的问题。米卡提在纪念黎巴嫩内战爆发36周年之际发表讲话说:“今天是令人痛心的黎巴嫩内战爆发纪念日,这场战争给黎巴嫩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创伤,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我们应以民族大业为重,努力通过对话和谅解来解决目前的分歧和问题。”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同穆斯林民兵之间发生武装冲突,导致内战爆发。在持续15年的内战中,约有15万黎巴嫩人丧生。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