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志愿决策相关资料(十三)(4)
第四节 花钱少、毕业有工作的学校
虽然经过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现在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既要收取学费,毕业后又不安排工作,但仍然有一批学校,在考进它们后,既可以不用考虑经济上的负担,同时毕业后的工作也不愁。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有这等好事?有!不信,请看下面笔者的介绍。
第一类:军事院校
我国的军事院校一直都是在提前批录取,录取后为军队学员,不缴纳学费,国家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当然啦,既然由国家统一安排,那么你在选择职业时就不能挑三拣四了。
怎样报考?
在报考过程中,各位考生、老师和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弄清军事院校招生计划
军事院校每年的招生计划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根据部队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制定。面向社会招生的计划由总政治部与国家教育部联合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军事院校;面向军队招生计划由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下达到解放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以及军队各招生院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四总部、各大军区、军兵种招生主管部门及时将军队招生计划向社会和全军公布。每个考生和家长可在报考前向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和团以上政治部门了解到军事院校在本地区和本部队招生的情况。在弄清军事院校在本地区和本部队招生计划后,还要仔细查看各个院校的招生简章及其说明,以免填报无效志愿。从历年招生情况看,没有弄清军事院校招生计划,在报考过程中容易发生以下几种失误的情况:
1.填报不在本地区和本部队招生的院校或专业;
2.女生误填只招收男生的院校和专业;
3.文科生填报只招收理科生的院校和专业;
4.忽略了有的军事院校在招收理科生的同时,也招收少量的文科生;
5.招生工作人员疏忽,在公布军队招生计划时,将有的院校或专业遗漏,以致考生误以为该院校或专业不在本地或本部队招生。
粗心和疏漏,以致使一些考生失去上军校的机会,十分令人惋惜。因此,在报考军校时,务必要先弄清军事院校在本地区、本部队的招生计划,仔细阅读各军事院校的招生简章,防止填报错误。
二、报名参加考试
考生报名地:地方应届毕业生一般在考生户口所在地;部队考生在本部队政治机关干部部门;研究生一般到本地省市教委高招办指定的地点。报名时地方考生应持本人的毕业证、户口簿、身份证,带上本人1寸免冠登记照;部队考生按政治机关通知要求办理。
报名时间:地方考生,按各省、自治区规定的时间填报。部队考生一般在3月至4月报名参加部队预考。在这段时间内,各招生院校和有关部门均开始了相应的宣传工作,有志于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三、填写报考军事院校的志愿
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填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提供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写时要注意在“提前单独录取”栏内写清要报考的军事院校名称和专业。应届初中毕业生可按照所在地区招生部门提供的情况填报志愿。部队考生按照总政治部和各大单位招生部门的要求填报志愿。研究生考生按照招生院校的要求及本人的意愿填报院校及专业志愿。
四、填报志愿的技巧
1.要知己知彼。对本站“中国军事院校及专业简介”部分和各院校招生简章要认真阅读,明确哪些是重点院校,哪些是一般院校,哪些院校和专业有特殊的要求,各院校在本地招收的专业、男女名额,同时对以往录取的分数线和人数等等要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量力而行,“对号入座”。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想当然填报,防止出现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孙子兵法指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打仗如此,商战如此,在报考军校的竞争中也是如此。
2.要注意避开“热门”。目前,报考军事院校人员踊跃,特别1是一些重点院校、技术类院校、校址在当地省市或在附近省市的!院校,填报志愿者甚多,比较热门,因而竞争十分激烈,由于院;校招生人数有限,一大批过线的考生同挤在一股道上,落选就不;足为怪了。根据编者以往招生的经验,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十分突出、考试成绩不稳定或平时成绩较好但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最好填报叫不热门院校和远离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或专业。
3.要慎重填写第一志愿。因为各地和军队各大单位招生部门给院校招生人员投递考生档案,首批是达到录取分数线的第一志愿者,在第一志愿合格人员不够的情况下,才开始考虑第二志愿者。由于报考人员较多,一些院校考生过线者往往大大超过录取人数,招生人员在第一志愿过线考生众多的情况下,不可能考虑过线的第二志愿考生,往往第一志愿就成为考生的唯一志愿。因此,考生在填写志愿时,要特别慎重填好第一志愿。此外,国家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等院校招生志愿,考生正式填完后,不得调整。军事院校招生也执行这一规定。在填写第一志愿的时候,要注意字迹清楚,防止模糊不清,以免招生人员作为不合格材料处理。
4.同一所学校的考生要分开填报不同的军事院校。常言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般同一所学校考生同报一所军校的人数不宜过多,因为军校招生人员往往在录取中要全面考虑,一次从同一所学校录取多名学生是不多见的。这样就需要老师、家长给考生当好参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校方要对本校考生全面衡量,指导他们填报不同院校,“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责任编辑:李书信)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