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2011年2月11国内时事政治
卫生部网站今日公布了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据统计,2010年(2010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9962例,死亡15257人,报告发病率为480.24/10万,死亡率为1.14/10万。
卫生部通报称,2010年,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164例,死亡2人。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185932例,死亡14289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38.69/10万,死亡率为1.07/10万,分别较2009年下降10.08%、4.26%.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97%,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49%.
其中,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224030例,死亡968人,报告发病率为241.55/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分别较2009年上升33.72%、131.63%.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8.49%.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8.66%.
据卫生部统计,与2009年相比,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中的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18.97%、13.02%、8.26%和3.76%.肠道传染病中霍乱和戊型肝炎发病数上升,甲型肝炎、伤寒/副伤寒、未分型肝炎和痢疾发病数下降;呼吸道传染病中除百日咳发病数略有上升外,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肺结核和猩红热报告发病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中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上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疟疾、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狂犬病和布鲁氏菌病发病数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发病数略有上升,淋病和乙型肝炎发病数下降。
卫生部通报称,2010年全国共报告人间鼠疫发病7例,死亡2人,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较2009年减少5例和1人;共报告霍乱发病157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为0.0118/10万,较2009年上升84.38%;报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1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较2009年减少6例和3人。
2011年2月11日国外时事政治
《日本经济新闻》2月9日报道 原题:中国春节长假期间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记者品田卓发自北京)
2月2日开始的中国春节长假8日结束。中国商务部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零售行业在春节长假期间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这表明中国的消费需求依旧坚挺。
零售行业2010年春节长假的销售额为3400亿元,同比增长17.2%,而2009年的增长率则为13.8%.
同日本的新年商战一样,中国的春节商战对预测当年的消费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民众纷纷返乡,各地的零售业者今年也开展了各种促销活动来扩大消费。其中数码家电和珠宝首饰等昂贵商品销售火爆。
中国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已成定局。很多人预测中国今年的GDP也将实现高增长,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房价高企和食品价格上扬等物价上涨局面得不到改善,那么消费需求就将萎缩,中国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另外,扩大国内消费在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层面上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课题。中国政府预计今年仍将重视扩大消费政策。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