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专家指导:2011年高考语文答题模式(2)

2010-10-27 10:35:43 来源:育路教育网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1、直选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2、添加3、替换 4、换位5、重组

    四、名著阅读: 《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3、教育意义

    五、语言运用:

    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

    2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

    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4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

    (四)阅读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责任编辑:王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