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最后阶段不再做新的模拟题
名师简介
李显宏 鞍钢高中高
三政治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冲刺建议
回归课本 熟练掌握主干知识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在复习时,考生要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怕麻烦,不愿意整理知识框架,这是不对的。同学们一定要耐下心来做这件事。整理知识框架时,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过关。通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说选择题命题角度神出鬼没,新意百出,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没有更好的办法。该背的重要原理必须背下来,这不用过多强调,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课本的知识结合材料灵活运用。而要想做到灵活运用,就必须对主干知识熟练掌握。主观题组织答案的过程就是调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
查缺补漏 错题本重点训练
看错题本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特别是在历次大型考试中出现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将错误集中的知识点作为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绝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所谓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你曾经出错的地方很可能是你高考中出现奇迹的地方。
所以同学们不要忽略错题本的作用,直到考前,都要不定期地反复看错题本,查缺补漏。
在最后这一阶段,同学们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目前同学们做题,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来的高考真题,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培养对高考题的答题感觉。特别要仔细揣摩参考答案,培养答题感觉,找到书本观点和材料的结合角度。
名师说题
主观题 画联系图理顺思路
所谓的画联系图,就是将相关联的知识串在一起。以社会重点、热点包括持久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将与其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增加对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悉程度,为做主观题理顺思路。有句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对于一个材料,同学们能够联系到的知识点越多,那么考生在考场上就越游刃有余。
选择题 注意运用技巧
做选择题,要在审题的同时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一定要注意选择限定的范围,首先找到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这样就会大大增加选对的几率。我们辽宁的组合选择题基本上是四选二类型的,平时有意识地多做这类题,并注意运用技巧。
材料题 全面具体重点突出
做材料题时,要先看到底要考什么,然后从所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再开始作答。写材料题的答案时,注意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把握性大的点放在前面,把握性不大的依次往后放。一定要注意准确圈定所需知识点范围,有些题要注意主体角度的全面,如国家、企业、公民等。
哲学题一定要注意四个部分的限定,避免所问非所答或做无用功,要恰当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地表述。还有就是一定不要观点材料两张皮,观点给出之后,哪怕胡说八道也要说上几句,以减少丢分的可能。
(责任编辑:李明慧)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