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成绩推荐学生上北大存在几大隐忧
在北大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之初,就有人指出中学校长将按照成绩推荐,现在各个学校公布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这点上说中学校长按成绩推荐在意料之内,人们不感到意外。为此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中学校长不得不按照成绩推荐学生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享有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所在的中学基本上是省示范高中,有的是全国名校,决定了他们无怪才、偏才可推荐。按照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升学考试制度,这些名牌中学学生进校时成绩普遍比较好,很少有严重偏科的偏才、怪才学生考进,这就使得他们没有这样的学生可以推荐。
二是按照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是说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就一定能上北大,只不过是他们不用参加北大的笔试就可以直接取得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资格,在通过北大面试后也只是享受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这使得中学校长为了不真正浪费推荐名额,只得推荐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尽量推荐那些高考成绩可能离北大录取线在30分之内的学生。因为偏才、怪才学生,高考成绩很难考到北大录取线下30分之内。
三是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学校长推荐学生上北大非常关注,特别关注中学校长在推荐学生时有没有腐败,有没有谋私,这导致多数校长为避免推荐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偏才、怪才引起腐败的质疑,避免大多数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与家长的不满,只得按照成绩来推荐成绩优秀学生。
四是既然是校长推荐学生,那么他们也只能推荐自己熟悉的学生,如果连名字都喊不上来就无从推荐。在一个拥有数千人的中学里,能够被校长熟悉的学生只有两类,一类就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生会和一些学校社团组织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另一类就是非常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这两类学生比较,校长只能推荐保持名誉的好学生了。
事实上,“实名推荐制”出现这样后果的根源在于“实名推荐制”本身有问题,要避免按照成绩推荐学生的现象的发生,必须改革 “实名推荐制”。一是允许全国大多数高中校长推荐本校的怪才、偏才学生。二是与教育部门协商,被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面试直接上北大。三是北大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纪检、司法部门合作,对于在推荐学生中弄虚作假和腐败的中学校长实施严惩。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