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状元总结易错点(化学)四
易错点16 不熟悉元素化合物的典型物理性质和实验想象导致推断元素错误
易错分析:导致这类题推断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对一下典型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不熟悉。(2)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不能联系取来推断,缺乏综合思维能力。做好元素推断题要重点要掌握以下内容:(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短周期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如晶体类型,特别是形成多晶体结构,典型实验现象。如硫在空气中、氧气中氧气中燃烧的想象不同;(3)学会运用整体思维方法,将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推断;(4)积累一些教材中不常见的化学反应。
易错点17 机械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忽视多条件变化
易错分析:对于可逆反应中多因素的变化,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以改变体系的压强为例,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只考虑压强变化所引起的容器体积的变化,是否使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若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若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则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易错点18 化学反应基础不牢,不会辨析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易错分析:解答离子共存问题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颜色问题,要记住一些典型离子的颜色。(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几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溶液的酸碱性问题和氧化还原性问题是很容易出错的。
易错点19 不会熟练运用守恒原理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易错分析:任何电解质溶液都存在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2)物料守恒,根据物质组成写出物料守恒式;(3)质子守恒(即得到的氢离子总数等于电离的氢离子总数)。质子守恒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式推导。
易错点20 不清楚电解原理,导致产物成分判断错误
易错分析:理解电解原理并熟悉掌握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此类易错点的关键。在电解时,如果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往往会导致电极附近的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关系,导致产物的不同,进而会引起电极附近的溶液的pH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