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人数呈下降趋势(2)
可见,无论是部属重点高校、市属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都面临一个趋势:外地生源比例较大幅度增加。
学生置身于一个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中,对他们的发展更有利。大学教师反映,外地学生通常更勤奋。本市一所名校按学分和绩点计算学生平均成绩,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全校平均成绩之下。外地学生增多,有助于优化学风。当然,上海学生也有优势,比如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一校,人才的差异性可以促进多样思维方式的形成,学生的想法观点相互碰撞和交融,更能激发创造性。
教育界人士指出,原先,拥有多所名校的大城市考生,能够以较低分数进入名校;而那些缺少名校的省份,许多优秀学生受招生计划所限,失去了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如本市某重点高校往年在上海招生,考分略高于重点线的学生就能进来,而外省市的考生,考分要高出当地重点线五六十分才能进来。如今,部属高校生源结构比例的调整,使得"全国重点"名副其实,促进了教育公平。高校招生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对提高生源质量和自身发展有益。
生源"变"了学校怎么"变"
上海高校"敞开大门",将会使学校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发生哪些变化?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任务。周末和假期,留校的学生增加了,大学校园将由冷清变得热闹。怎样丰富学生假日生活,为留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名师讲座、文化娱乐活动、创新实践活动,高校需用心设计。
生源出现多元化,高校的教学需适当调整。相比大城市的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可能在英语、计算机方面基础较弱,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辅导班、选修课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快提高。另外,高校就业工作内容也需要调整,应更加重视引导毕业生放宽视野、服务全国,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
教育专家还指出,上海高校在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时,不仅要对接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还要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体现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功能。
(责任编辑:杜婵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