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小语种招生“面面谈”(2)
小语种的就业热不仅引领了报考热,还让部分考生产生了认识误区,即小语种专业好考、好学、好就业。有专家表示,小语种不好考,也不好学,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在几年后完全有可能发生变化。
首先是不好考,小语种的提前招生及单独招生一般只对重点高中学校的优秀生,统一按批次招生中竞争也十分激烈,往往要考生的分数比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一截,而且各个学校的小语种专业一般一个专业只录取15人到20人的一个班,多的一般也是只录取40人左右、两个班级;其次是不好学,在学习小语种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钟韩语,三小时英语,三天的法语,三个月的日语,三年的德语,三百年的阿拉伯语。”此话未必科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小语种的难度;最后是就业形势在几年后可能发生逆转,目前部分院校的小语种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高达100%。然而,随着招收小语种院校不断增加,小语种就业的优势正在日渐削弱。据了解,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政府外事部门、海关、外资企业或者出国留学,然而,从最近各级政府部门公布的招聘岗位来看,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非常有限,且门槛也很高。至于外资企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很有限,有些外资企业也只提供兼职或短期的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