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勉强上大专还是复读取舍因人异(3)
深圳中学学生指导中心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王秋英表示,高考成绩刚公布这几天,对于平时基础比较扎实,高考发挥失常的考生来说,如果成绩不理想的话,他们一般都会很郁闷,甚至会有点自闭。“这些都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心理调整”。她认为家长一方面应克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陪伴孩子共同面对现实。还要引导孩子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为孩子树立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
成功个案:未考上名校仍踏上坦途
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以全额奖学金待遇攻读博士学位的深圳学子王颖,当年高考时就是个发挥失常的考生。
2001年夏天,在深圳中学超常班就读的王颖,迎来了求学生涯中的高考。当时实行考前报志愿,由于王颖平时在年级总能排到前几名,并在中学阶段数度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他本人,都认为上北大没有一点儿问题,于是,填报志愿时,他自信满满地在第一志愿里填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结果高考放榜时,他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标准总分为781分,而当年北京大学在广东的投档线是800分。面对着不理想、难以敲开北大之门的高考成绩,王颖确实很不开心。但他没有像一些尖子生一样“非清华、北大不读”,也没有考虑到复读,而是欣然接受了自己的第三志愿——中山大学数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接到通知书那天,他还懂事地安慰父母:“重要的不是学校,而是自己有没有学习的斗志和目标。你们没有必要为我担心,我高考没考好自己会负责,你们就等着看我在中大的表现吧!”
果然,到了中大后,王颖表现得异常杰出,竞选学术部部长、作为团队主力参加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编程比赛、为美国外教担任助教……2005年,王颖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大学阶段的这些突出成绩使他如愿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并得到了一年不少于4.14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能以全额奖学金入读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学,别说在广东省高校,就是在北大、清华都是凤毛麟角。如今,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王颖时不时会向父母报告些好消息:参加世界级的计算机编程比赛,获得全球第二名;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某课题的课题组组长,专程飞到华盛顿演讲研究成果……
分析儿子的成才历程,王颖的父亲,深大成教学院院长王庆国表示:当年王颖高考失意,全家都不主张复读,原因是万一复读一年再考不好,对孩子的打击将会很大;其二,相比北大,在中大期间,王颖作为学生中的领军人士,得到了学校方方面面的重视,这种成长环境对他不啻为一种激励。“作为父母,我们认为,对于王颖这种从小成绩优秀、学业顺利的学生来说,有时候,求学阶段的一些小小的失意可能正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责任编辑:杜婵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