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报志愿 注意拉开高校档次(2)
[考生自述]自己的这个高考(论坛)成绩,觉得双A+用不上了。成绩够得着的学校,等级要求最多就是A了,有A+也没什么优惠政策;而等级要求A+的学校,他的成绩又不够报。所以很纠结。
戚若予点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考出来的分数不要浪费”、“把等级用足”这样的心态,选择的价值核心还应该是自己的内心指向而不仅仅是获得的成绩。
该生理化为强项,语数外成绩也尚属不俗,毕竟还超出本一省控线45分,排序应该在4000名之内了。所选3校按常规看应该也没问题,但问题是:一旦有问题就可能都出问题——靠得太近了;当然,但愿没有问题。
从考生心态上,再多说几句:高考成绩、包括选科,现在只是你入门的“敲门砖”,但是进门后就可能成为你前进的“方向舵”。因此,你没必要为分数和等级的不匹配而纠结,因为你不可能、更不应该把你的学科优势和兴趣爱好在考进大学后就抛之脑后,而应该将其作为“方向舵”,去引导你的学习。
案例三考生成绩377分理科双A+
选报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如下:
A志愿:北京理工大学,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
B志愿:北京科技大学,专业为理科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机械类、应用物理学、车辆工程;
C志愿:北京化工大学,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考生自述]非常喜欢化学。等级虽然高,但总分偏低,如果留在南京的话,最多只能被河海大学录取。所以父母鼓励我去外地,并且推荐了人文气息浓厚的北京。第二批次完全没有填,第一批次各校均填专业服从。
戚若予点评:该生成绩不错,选科档次高,总分虽自己不甚满意,但还是可以的,超出了本一省控线近30分,有一定竞争力。
对于北京这样的大热门城市来说,虽然北理工、北科大、北化工有一些“档次”,但毕竟都是江苏考生热选院校。3校招生人数分别为75、100、112,北理工略少。从层次看,北理工稍高,但作为A志愿“冲”并非不可。所虑者,B、C志愿同城且同档,“保”的作用似乎要打点儿折扣。
如果考虑“地域文化”的概念选择了北京,那么按此理念,也不是除了北京就没得选。是否将3校集中选在北京?似乎还可以考虑。
建议:在几乎坐稳本一院校的情况下,是不是让本二志愿栏“一片空白”?我个人不赞成。就算你把握大能取本一,你认认真真填上本二志愿又有何难?我见过这样的高分考生:本一填报后本二志愿栏目空白,结果本一落榜,想去本二都没机会了。固然现在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的模式让这样的危险少了,但是你填上本二又何妨?
(责任编辑:王晓冬)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