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专家教你拆穿高考录取中十类招生骗术(2)

2009-07-05 16:04:13 来源:北京考试报

  骗术十 打着“补录”旗号行骗

  现象: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他们谎称某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的没来报到,空出多余招生指标,称交钱后就可以补录进这所大学,考生和家长对这种情况要当心。

  拆招:北京物资学院教务处处长许春燕说,根据教育部要求,招生学校都会坚持“六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等。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会公开对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录,但是各招生学校的补录计划都会通过正规途径向考生统一发布。如谁说交钱能弄到补录名额,他肯定是骗子。

  招生诈骗案例回放

  案例一 利用“特长生”名义行骗

  2004年,一批学生在南方某著名高校入学近半年,《录取通知书》和学费收据上均盖有该校印章。学生集体居住在学生公寓,新生们都有各科教材,学生证、借书证、听课证、餐卡等一应俱全。后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这是一起犯罪分子精心策划的骗局。犯罪嫌疑人陈某、王某以可以搞到“特长生”指标的名义行骗,通过伪造该校印章、录取通知书、收费收据骗取钱财。随后,陈某、王某通过熟人关系,谎称这批是“网络学院校外站点”的学生,请求帮忙安排住宿,办理借书证等相关证件,并联系该校法学院等院系,安排学生插班听课,被该校法学院领导发现并报警。

  案例二 谎称计划外招生

  2005年8月初,某大学影视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某、石某与影视公司工作人员王某、张某合谋,决定以该影视工程学院名义搞“计划外招生”进而从中牟利。随后,张某、石某私刻了该院印章,再由张某到一家包装彩印公司印制了4000份《录取通知书》。通过招生中介层层加码售卖。共有全国10个省、市2000余名考生受骗。9月初开学时,许多手持假《录取通知书》的“新生”到该院报到,但在该院公开张贴的新生名单中,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案例三 混淆类型招生

  2005年9月29日,方某假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董事长”,以合作办学为名,经武汉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联系,与湖北信息工程专修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此后,方某分3次将346份伪造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本科录取通知书”,交给了湖北信息工程专修学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名义,非法招收全国17个省市共342名学生进入湖北信息工程专修学院学习,骗取了这批学生所缴入学费等费用共计937万余元,其中方某获利300万元。

  案例四 假冒学校名义伪造印章

  2006年8月,江西公安机关查获假冒南昌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名义的招生诈骗案。据初步了解,当年5月以后,南昌南大数控机电技术学校负责人万某、王某、余某等4人在南昌大学租房,假冒南昌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名义制作印章,利用南昌大学图片资料印制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在全国十余省市进行招生诈骗活动,涉及报名学生2700余人,已发放录取通知书1600余份。案发时,已涉及受骗学生130余人,涉案金额51万余元。

  案例五 用电脑篡改录取信息

  2007年7月31日,武汉大学招生录取结果查询网页遭到电脑黑客攻击,不法分子利用电脑黑客技术,篡改招生录取查询网页,删除正式录取名单中的11人,恶意添加8人,欺骗考生和家长。据调查,其中1位考生被骗取的金额就达十几万元。学校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对被篡改的录取信息进行了修正。公安部成立了专案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侦查和追捕,并已在湖南、山西、安徽等地抓获数名犯罪嫌疑人。

  案例六 假冒“军校招生网”

  2007年7月5日,安徽池州网监部门抓获所谓“中国军事院校信息网”网站涉嫌招生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冯某,当场缴获其作案用电脑、私刻的印章及大量高校招生资料。经审讯,冯某对其私刻的印章并以中国军校联合招生名义通过互联网进行高考招生收取报名费、劳务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责任编辑:李明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