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09年清华打破文理招生传递了哪些"信号"?

2009-06-15 11:40:31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新闻:

清华今年招生常识打破文理分科界限

清华大学今年招生出“新招”:被录取的本科新生将不受文理分科以及所报考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学生在被清华录取后,就能提出专业意向申请,若通过学校专家组的综合素质面试考察,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即可直接进入其所申请的专业学习———即文科考生可“直达”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反之亦然。

如今,不少高校虽已在学生就读一段时间后放宽转专业限制,模糊文理分界,但清华此次将选择权放在“进门”时刻,尚属首次。这一举措,给教育部门和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沪上高校探索力度不及清华

据了解,在清华大学之前,本市不少高校已在打破学科、专业限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在今年的高招中,同济大学延续了前一年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做法,填报该校部分志愿时“只分大类、不分专业”。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学业后,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在专业大类中选择具体专业。也有不少学校放宽了在校学生转专业限制。如去年起,复旦将转专业名额从原来的15%提高到20%。

对专业选择的更大自由,如今正成为各高校在优秀生源争夺中的有力砝码。上海交大去年对各省市高考成绩前30名的优秀学生,除享受奖学金外,进校后由过去的3个月内变成2个月内即可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或学院。从力度上看,还没有此次清华大学这么大。

学生自主选择,提升学习动力

清华“招生新政”出台,各高校探索频频。对此,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章仁彪认为,在进大学之初,再给考生一次专业选择机会,其深层次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的自主选择权,帮助其在大学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提升学习动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专家指出,培养社会进步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需要的不是“因为考进这个专业所以只能学”的学生。因此打破文理壁垒意义深远。

据了解,国外相当部分高校在“文理不分科”、“模糊专业分野”方面早已有了多年实践,走得更远。如在斯坦福大学,学生直到第三、第四年才选专业。在德国不少高校,学生进校后的专业选择秉持“宽选严读”的原则,可自由申请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就读,但若入读后连续三次主课考试未能通过,就会面临劝转甚至劝退。

  (责任编辑:卢雁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