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家杨怀珠回答高考生在线提问
去年大同有个家长发现我的书,报志愿第三次,报志愿估分出现误区,孩子是文科,估了530分,估出来以后,这个家长就说,别的孩子平时不如我们孩子,估分都比高十几分,二十分,是不是我们孩子估得低了一些,重新弄一下,孩子受他的影响,心理上马上产生变化,第二次估出540,因为他补习第三年,想上理想的学校,心里期望值提高了,我说文科比较难报,文科招得少,录取率低,我说文科保守一点,当时一本线按550算,二本线510,你540的话,离一本线十几分,万一失误,你第三次绝对不能再失误了,你干脆就在山西省内,文科学生去综合性的院校也可以,山西大学是二本,但是在西安不是校本部,要不是山西师大,地方在临汾,我就说太原师范学院,在太原市,他闹来闹去,补习三年,心里不甘心,老去海南大学,海南大学往年高出二本线就是15、16分,现在估了540,高出二本线是27、28分,肯定去海南大学是540没问题,最后分析了半天,我说540到底实在不实在,他说没问题,再低也不能低540,我说这是你说的,你要是估了低就不好办了,那好,你报海南大学,把太原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一出来是529,海南大学投档线536,这不怨我,你说540不能再低了。同学们在估分的时候,不能受别人的影响,根据自己考场的情况估出来实事求是的,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和平时的排队比了,这个时候如果发挥得好,就考得棒,发挥得差,就考得差。平时的排队只能作为参照,现在因为报志愿就是看估分,估分误差太大,就没法说了,最后这个孩子很可惜,就没报上,这个家长现在会报志愿了。这还是定位。
再说一个估分,去年有一个孩子,估了620,去年一本线550,文科高出一本线70分,减掉10分610,还高出一本线60分,高出一本线50多分敢报北大,我马上说北大,因为我已经减了10分,估计没多大问题,结果分一出来,糟了,他是603,少了17分,北大605,我说这不怨我吧。又糟了。结果北大没去成,又补习。除了北大以外,哪个学校都能去,就是北大差两分,估分出现误差,如果估分实在一点,北大不要了,随便哪个学校都可以走。所以他没有去,不知道今年什么情况。选择志愿就是几个原则,覆盖所有的估分误差区,这样才对,这样才能兼顾到各种情况。
主持人娄雷:我觉得就像你说的它真得是理性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像家长说的填报志愿就是凭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凭感觉是玩不转的。
杨怀珠:这是实战状态,根据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现在是估分,所以你估分必须要实在,如果你估得低一点不要紧,去了一个差不多的学校,你的成绩可能在前面高很多,这也不吃亏,这就涉及到吃亏和讨便宜的问题,他说报这个学校亏了,老想讨点便宜,不要考虑这个事,报的学校稍微低了一点,不是坏事,这个学校进去分高在前面,成绩排在前面,在班上始终在前面,你的感觉好,你的自信心就非常好,可以培养你的自信心,将来对你人生的发展各方面都非常有好处,举个例子,湖北有个老师的亲戚,清华是他自己考的,进去以后是什么感觉,原来在中学里是尖子生,自己了不起,觉得很好。一进到那里以后不够了,他的分在底下,一看人家好多比他高几十分多得是,智商都高,学习速度理解都很好,每次听课、上课,老师给好学生上课很简单,本来数学推五步,两步就干下来,他很快就落下来,他每次在后面,每次觉得吃力,等他把作业做完,人家都做得快,第二天作业又过来了,第三天作业又上来了,他感觉下来非常不好,连滚带爬,虽然四年大学读完了,感觉不好,自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干什么都不敢想,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受到压抑,对他以后人生路子没有好处,结果毕业以后,人家有的出国,有的考研究生,有的找单位,几年下来把他闹得什么都不敢想,最后老老实实找点差点单位就工作了,工作以后发现其他人还是不如他,回过头才明白过来,本来在清华环境中都是尖子生,过两年考研究生还是走了。讲这个的意思,考生和家长,你估分低了,报志愿低了,进去不一定是坏事,也许现在觉得吃亏了,过了几年突然回过头看,没有吃亏,又走对了。所以谁也不可预料。刚才讲的例子,一个是分低了进去感觉不一样,一个是分高了进去感觉又不一样,一个是对你的自信心是压制,一个对你的自信心是提升,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干,本来有那个能力,什么也不敢干。
(责任编辑:伍鸿)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