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 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事件仍禁而未绝(6)
他还说,正常而言,人都有同情心,谁家没有孩子?
另一些家长说:“一般的不敢给卡,孩子一辈子前途,卡的话出来后真收拾你。”“老师要是看到抄,也当没看见,都本地人,本地多出几个大学生不挺好吗?”
另一方面,那些学习好又不愿“卖”场的学生,如果不想被别人打扰,也可以交钱“买保护”,就不会受到打扰。
高考期间,刘芬听自己的学生反馈,今年监考严了不少,有人传纸条被没收了。但考试第一天,刘芬的孩子就被别的考生要答案,受到干扰,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考第一天,就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在松原江南考场,清出了至少两名替考者和若干带耳机的违纪考生。考场上有考生互相换卷子抄,监考老师也不管。记者在松原市实验高中考场随机问了几个考生,普遍反映“监考不严”,有的考生说,考场内很多人用无线耳麦,还有人传纸条。
同样望子成龙,中学教师刘芬不同于饭馆老板王锋的乐观,她十分忧心孩子的前途。她说,以孩子的平时成绩,如果考风正常,谁也不抄,“本科稳走”,但在其他考生抄袭的情况下,就会成为可上可下的“边缘生”。
她说:“我非常担忧,考风不端正,学风怎么也改正不了。一是家长,二是学生。有的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看不起你,认为孩子肯定能上,孩子搁你这儿就是让你给看着,人家有钱就当爷。还有的是把老师捧到天上,给老师送钱。”
但在高考这两天,刘芬背离了她的信条。“我对孩子说,为了公平点,在场上你能抄就抄,能打多少算多少。一上考场我就嘱咐,我说实在都抄的时候,你也得回头看看,别在那儿不动啊。”
守在熙熙攘攘的考场外,当中国青年报记者询问扶余一中3名高二学生,明年高考会不会考虑作弊时,有人回答“看吧”,有人回答“嗯哪”。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