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作文题缘何是常识?

2009-06-08 16:31:48 来源: 新京报

今年广东省语文作文考试要求如下: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6月7日南方网)

笔者对这样一个作文题并不惊讶,在过去几个月里,与即将参加江苏高考的表弟长聊过几回。聊天时,我对这两年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核心逻辑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关键语词:比如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海军海外护航→“信心”、“责任”,汶川抗震、北京奥运→“公民力量”、“90后一代”“大国心态”等等,而我跟表弟反复提及、重点强调的正是“常识”。

其实,高考命题人一句“知易行难”道出了“常识”这一看似简单却艰深的复杂命题。三十年改革再回首,每一步艰难迈进似乎都朝向“常识恢复”:从 “两个凡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再到“允许土地自由流转”,每一次改革也都是基于常识的制度设计。可以说,三十年的改革史就是一个回归人性与常识的历程,而国运多舛的2008年,政府在执政实践上的微妙变化———比如国旗首次为平民生命而降———也是对“生命至高”这一常识的积极回应。

虽然我的表弟是一个纯粹的理科生,对政治和公共生活有种疏离感,但每当我跟他聊天,跟他讲“常识”的重要性,讲一旦历史和政治背离常识便会谬误百出、酿成灾难,他似乎总充满着兴趣。很明显的是,他对于“常识”有着自己的理解。只可惜,这一理解在中学课程中并没有自己的位置。

□顾登晨(大学生)

(新京报)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