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志愿填报技巧
2009年,我省将首次实行平行志愿。这是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和录取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此项改革直接涉及到高校选拔人才,也涉及到考生的个人利益。许多考生和家长十分关注今年云南省平行志愿是怎么回事?志愿怎么填报?为此,本报专门邀请了大理州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欧阳奋前就2009年普通高考云南省实行平行志愿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考生和家长理解清楚,减少填报志愿风险,提高考生的录取机会。
2009年普通高考云南省将实行平行志愿。这是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和录取模式的一项改革,考生和家长理解清楚,会减少填报志愿风险,提高考生的录取机会。下面我就什么是平行志愿、为什么要实行平行志愿、实施平行志愿存在的风险等有关问题与考生和家长作探讨。
什么是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有何不同?
所谓的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考生填报的各个志愿均被看成第一志愿,投档前按分数(位次)高低对每一个考生的各个志愿逐个顺序判断,对满足投档条件的志愿进行投档,即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我们先谈谈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
1、传统志愿(也可称为“顺序志愿”):就是按分数高低划定各批次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同一录取批次中志愿优先,对同一志愿层次按分数高低投档。相应的投档办法是:在相同科类同一录取批次内,对每个院校按文科和理科的一志愿考生先排序,然后按一定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录取院校投档。录取顺序是:对于考生而言,在同一批次上线考生中,先录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才对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下一个志愿的录取。对于院校而言,已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结束本批次招生,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才能录取下一个志愿的考生。
2、平行志愿:按分数的高低划定各批次分数线,在同一批次中对文科和理科考生分别按高考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如:
文 科 理 科
文科第一名 理科第一名
文科第二名 理科第二名
文科第三名 理科第三名
… …
文科第七万名 理科第七万名
… …
相对于考生个人志愿来说,在投档时遵循志愿,计算机须按照ABCDE次序进行检索。即:考生填报的各个志愿均被看成第一志愿,投档前按分数(位次)高低对每一个考生的每个志愿顺序判断,对首先满足投档条件的志愿进行投档,即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考生在按分数排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同的投档分数,即文化总分+照顾分的值相同,则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综合、外语各项成绩依次、逐项比较,并按比较结果排列出现先后顺序。如果所有科目分数都相同,则按同分数考生处理。
一次性原则。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只在该批次该轮投档中有效,对每次填报的同批次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未能投出的考生原来所填报的本批次志愿作废,考生可填报本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录取。
有效性原则。即在符合录取院校对民族、单科成绩要求的条件控制下投档,不符合条件的,不参与投档。
投档和录取程序:预先用计算机对考生的考试从高分到低分成绩进行排序,然后,按个人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分档,对所有满足投档条件的考生采取同时投档、同时录取。
现以李一和王二两位考生录取为例,说明二者不同,造成录取结果的不一样:(详见报纸)
李一和王二都填了“学校2”但录取办法不同,优先权也不同。按传统志愿录取方法:599分的王二优先投档给“学校2”;按平行志愿:600分的李一优先投档给“学校2”。
为什么要实行平行志愿
1、传统志愿的弊病在于:
(1)、传统志愿方式过分强化了第一志愿的作用,而弱化了五个第二平行志愿的作用。五个第二平行志愿只有第一志愿高校没有录满,所填志愿才有效。这样考生填报志愿难度大、风险高,存在高分段考生落榜现象。
(2)、传统志愿方式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一些高校生源情况不稳定,“断档”(生源不足)和“大小年”现象比较突出。填报志愿的博弈成分强,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紧张感。
2、平行志愿的优越性在于:
(1)、平行的几个志愿作用比较均衡,志愿的有效性提高,录取的可能性提高。减少考生在志愿填报中的投机心理,引导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2)、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降低高分落选的可能性,增加高考的公平性;
(3)、有利于避免高校生源“撞车”,缓解高校录取“断档”和“大小年”现象。
实行平行志愿后容易出现的认识偏差
1、错误地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E五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实际上,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条件时,要按A、B、C、D、E的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投到首先满足条件的那所高校。
2、错误地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时,每一个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ABCDE五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实际上,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3、错误地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时,不存在投档风险。实际上,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填报志愿的每一所高校的实际要求成绩均有差距时,存在档案投不出去的风险。
4、错误地认为ABCDE五个志愿投档是有先后的,当被A高校退档后,还可以往B高校投档。实际上,所有该批次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高校录取也同时进行的,当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环节,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5、错误地认为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与高中招生一样,按招生计划1∶1投档,没有退档风险。实际上高校招生由于有专业匹配问题,加上不同的高校、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无法按1∶1投档,要留有余量。
实施平行志愿存在的风险
1、档案投不出去。主要原因:
(1)、考生填报志愿时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也就是说考生的投档分均未达到几个平行志愿的投档线,就不可能被投档。
(2)、考生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
2、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主要原因:
(1)、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或专业撞车且不愿意调剂而导致专业匹配不上(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2)、体检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或单科成绩达不到高校要求;
(3)、在所投档的高校里相对考分低;
(4)、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因此,超计划数投档的考生依然面临正常落选的风险。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实施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能全部消除风险。
实施平行志愿后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实施平行志愿后,仍然要坚持“熟悉章程,量体裁衣,冷热搭配,兼顾地域”的原则。
1、准确定位,防止志愿偏高而投不出档案;
2、注意合理的梯度,攻守兼备,在理想与风险之间求得平衡。
3、善于让步,防止投档后被退档。看重高校,对专业选择适当让步,要看到进学校以后,只要努力学习,还有再次选择专业的可能;看重专业,对高校的选择适当让步,有时好学校不如好专业。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也难免存在某些缺陷,任何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从总体上来讲,这一改革举措的推出,是一项以人为本,以考生为本,关爱考生的民心工程。
<<<<相关链接
实行平行志愿后的录取流程
当完成考生电子档案的组建,划定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整个录取过程为:
排序→分档(检索)→投档→录取→确认(上报录取或退档)
以考生李一为例:考分600分,A志愿为学校1;B志愿为学校2;C志愿为学校3;D志愿为学校4;E志愿为学校5。首先计算机对所有考生进行排序,然后依次对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分档(检索),检索到李一时,先看李一的A志愿,学校1的招生计划是否录满,如未满,即可投档给学校1,如已满再看B志愿,学校2是否计划已满,如未满,即可投档给学校2,如已满再看C志愿,依次进行……。如所有志愿检索都未满足投档条件的(一般是志愿偏高),属上线未被投档考生。投档后因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超比例投档被退回的考生属退档考生。
对本次投档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不能补投原有志愿档案,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统一公布,向考生重新征集志愿。
对每次填报的同批次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未能投出的考生原来所报的本批次志愿作废。被退档的考生和没被投档的上线考生一同进入征集志愿程序,征集志愿填报结束后,重复以上录取程序。给未完成计划的高校补投档。
学校收到投到本校的考生档案后,按规定进行录取,录取方案确定下来后,回传省招生考试院。
省招生考试院对学校的录取方案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即可确认,学校完成录取工作。
平行志愿填报信息按机密材料管理
(1)、考生志愿一经填报,即按机密材料管理。
(2)、已录取考生一律不得退档改投其它高校。
(3)、填报志愿结束后,须将考生填报志愿信息备份存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更改,以保证公平、公正。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