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
2008-07-28 23:15:16 来源:
B、缃綺为下裙;
C、冉冉府中趋
D、但坐观罗敷;
16、《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
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
A、流水对
B、鼎足对
C、反复
D、顶针
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 )
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鹰之歌》
C、屠格涅夫的《门槛》
D、契诃夫的《苦恼》
19、《断魂枪》描写的时代背景( )
A、戊戌变法
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后)
C、清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还是留在人间!
B、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C、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刮起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色的你的衣服,就在我的心里。
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2、 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泣孤舟之嫠妇:
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
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
6、行十余里,广佯死。
佯:
7、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
8、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卒:
9、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
疾:
10、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三、文言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一段文字: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请回答:
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写出其中的两个对偶句。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A、请回答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
C、此段话的论据是什么?
D、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8、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一段: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请回答:
A、这段唱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情?
B、前四句与后两句抒情手法有何异同?
C、“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因心中暗暗想道:“……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