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成人高考网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考试动态

读-中国教育在线82专栏转贴-之陈丹青‘出走’有感!

2005-04-27 13:58:00 来源:中国招生考试论坛

[B][U]前言: [/B][/U]
  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中国著名油画家,早在1980年,他凭《西藏组画》一举成名,该系列作品后来被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之一。之后,他以自由艺术家的身份在美国旅居18年。5年前,他从纽约回国后,被清华大学特聘为美术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然而,因为他选中的学生虽然专业出色,但英语成绩屡不过关,5年之内,他竟连一个研究生也没招到,为此,他向清华大学提出辞职。


[B][U]【出走的主要原因】[/B][/U]
  这是件发生在半年前的事,陈丹青于二000年回国任教,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然而不久后他就领教了“中国式考试”的威力。在这一年的博士生招生考试中,陈丹青从[B]二十四名考生中严格挑选的五人全部因外语不过关而落榜。[/B]不光是博士生,他想招收的硕士生也均因为政治或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被拒之门外。由于政治、外语的关卡,陈丹青长达四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陈丹青作为著名画家的“名人效应”,他的出走,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对现行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质疑。


  让陈丹青深感荒谬的是,美术专业招的学生应该是艺术家苗子,为什么非得达到标准要求的[COLOR=RED]政治、英语成绩[/COLOR],他认为这“严重滞碍并扭曲艺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无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与成才规律”。


  于是,一封言辞恳切的辞职报告送到了有关领导的桌子上:“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陈丹青认为不合理的不光是招生制度,[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思想、教学评估,是艺术学院的头等大事:没完没了的表格、会议、研讨、论文,加上满坑满谷的教材[/B]——艺术学院从未像今天这样臃肿庞大,像今天这样充斥办学的教条。”他不明白的是,那些充斥了[COLOR=GREEN]“量化”、“管理”、“科学”、“科研”[/COLOR]等等词汇的表格和人文艺术的规律与本质有什么关系。


陈丹青的辞职报告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中国社科院著名学者徐友渔撰文指出:“[URL=http://www.people.com.cn/GB/news/37146/45767/3273142.html][COLOR=BLUE]陈丹青的出走,我们都有责任。[/COLOR][/URL]”令他不安的是,许多学者在谈到导致陈丹青出走的种种弊端时无不感同身受,对问题的分析也鞭辟入里,但在慷慨激昂的谈话之后,他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B][U]2007年正式辞职[/B][/U]
虽然去意已决,但陈丹青对待学校的工作还是非常认真,而且积极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陈丹青在《退步集》中特别为《辞职报告》加了按语,表明他为了配合学校教学,要2年后才离开清华:“经协商,近日与院方再续教学合约两年(主要原因现有几名未毕业的学生将在2年以后毕业),其间,继续承担本研究室教学及春秋两季各系大课,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学,迄至2007年,遂愿离职。”


陈丹青还于近日参加了一个戏曲主题大展———画妆: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大展。林风眠、关良、朱振庚、丁立人、陈丹青、韩羽等著名画家及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30余件戏曲人物画作品参展,梅兰芳先生所藏的四幅戏曲人物原作也属首次现身。


[B][U]【出走的主要矛盾】[/B][/U]

[COLOR=RED]从陈丹青出走一事表明几个论断:(zh82的看法)[/COLOR]

[COLOR=BLUE]1、现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基础科目与专业科目的侧重点的质疑。(艺术美术学系)[/COLOR]
[COLOR=GREEN]众多投考陈丹青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由于政治、外语关卡,陈丹青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陈丹青很快就明白了,这种把优秀学生拒之门外的制度,20多年来全国艺术院校千万名老师早已司空见惯。

  优秀的艺术人才、专业人才并非想找就能找到的,他们被排斥于进一步深造的大门之外实在可惜。我们不禁要问:政治、英语的那几分之差真有那么要紧?

  比如英语。英语对于接受高等教育是重要的,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外语水平越高越好,懂得的门数越多越好。但对于某些专业来说,它毕竟是锦上之花而非雪中之炭。就算外语不能不考,但对于专业上确有天分、确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它成了一道无论如何也跨不过的门槛,总不合情理。如果做不到外语低分也录取,总不至于只差几分就让人饮恨终身吧?还有政治,如果是考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升高中、大学时不是早已经考过了吗?难道不可以证明他们早已满足基本要求了吗?[/COLOR]


[COLOR=BLUE]2、国人对现行研究生考试制度的质疑。[/COLOR]

[COLOR=GREEN]国外诸如英国,他们的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中你的专业科目的成绩占到70%,而你的英语考试只占到30%(而且还是一个参考分),而国内的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考试确是相反的!是我们国人进步了?还是?[/COLOR]

[COLOR=BLUE]3、一个艺术学家对当今的考试模式的无奈与退缩![/COLOR]

[COLOR=GREEN]陈丹青:招不到学生的我,只能选择离开[/COLOR]


[COLOR=BLUE]4、一种培育量化的产品模式还是谋求原创的开发模式的转折点![/COLOR]

[COLOR=GREEN]陈丹青的论断:产品需要原创,艺术更需要原创!而非死板教条的量化型人才,尤其在艺术类方面![/COLOR]


[COLOR=BLUE]5、艺术这种特殊的人才是否需要一种科学的、模板式的、表格式的管理模式?[/COLOR]

  [COLOR=GREEN]陈丹青感到不合理和荒谬的第二点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思想、教学评估,是艺术学院的头等大事:没完没了的表格、会议、研讨、论文,加上满坑满谷的教材——艺术学院从未像今天这样臃肿庞大,像今天这样充斥办学的教条。”他弄不明白,那些充斥了“量化”、“管理”、“科学”、“科研”等等词汇的表格和人文艺术的规律与本质有什么关系。[/COLOR]


周末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于陈丹青的采访,最有意思的就是陈老师说的一句:上午大家8:30上课,刚开始进行油画不到11点,即铃声响起大家吃饭去了,而下午又不是他的课,试想一个搞艺术的能在艺术勃发期间停留1天或者哪怕是停留1个小时,都是对艺术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极大侮辱!
分享到:

育路成人高考网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咨询热线
010-51297401

咨询热线
188-1088-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