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03年国内十大新闻
2004-10-13 22:29:46 来源:中国招生考试论坛
新华社2003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别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和全国政协领导机构组成人员。
二、从春到夏,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三、7月1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胡主席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四、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五、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六、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10月17日,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两个安排的签署体现了中央政府和祖国人民对香港及澳门的关心和支持,是中国内地与港澳经贸发展的新起点和里程碑。
七、今年下半年以来,针对陈水扁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台独公投”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粉碎“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强决心。
八、12月19日至20日,新中国历史上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九、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境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东北天然气矿12月23日晚10时发生井喷事故,截至25日18时40分已发现死亡191人。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十、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势头。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5%左右。
新华社2003年十大国际新闻
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并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据调查,航天飞机失事是由飞机左翼上隔热片之间的密封层出现破裂造成的。
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萨达姆被捕
3月20日,美英联军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7月13日,伊拉克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此后针对美英联军及外国机构的袭击、爆炸事件不断。12月13日,萨达姆在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
三、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出台并搁浅
4月,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巴以双方表示接受。由于以色列态度强硬,巴勒斯坦内部矛盾公开化,“路线图”计划一再搁浅。12月1日,巴以和平人士推出旨在解决巴以双方悬而未决问题的《日内瓦倡议》,以色列政府对此持反对态度。
四、非典型肺炎肆虐32个国家和地区
年初,非典型肺炎疫情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随后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截至6月27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为8450人(包括疑似病人),其中810人死亡。
五、美、加、英发生重大停电事故
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纽约市当晚发生60起火灾。长达29小时的停电使纽约损失10.5亿美元。28日傍晚,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也发生两个多小时的重大停电事故,约25万人被困在地铁中。12月20日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又出现大面积停电,导致全城约三分之一的用户断电。
六、中、朝、美、韩、俄、日为解决朝核问题举行会谈
1月10日,朝鲜以美国不遵守核框架协议为由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俄、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表达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
七、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停火
10月22日,印度提出推动印巴民间交往的12点和平倡议,多数被巴基斯坦接受。11月23日,巴基斯坦提出单方面在克什米尔地区停火,印度方面给予了积极回应。25日午夜起,停火协议正式生效。这是印巴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12月1日,印巴双方宣布从明年元旦起恢复中断了两年的航空联系。
八、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频发
年初以来,全世界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接连发生。5月12日,汽车炸弹袭击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外国人居住区,造成35人死亡;8月5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万豪大酒店外发生恐怖爆炸,造成12人死亡,149人受伤;11月15日和20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2月5日,俄罗斯在杜马选举前夕发生旅客列车爆炸事件,至少造成4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12月14日和25日,巴基斯坦发生两起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爆炸事件,造成15人死亡,46人受伤。
九、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步伐
下半年,全球各主要地区的经济均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了8.2%,创近20年来的最高增长纪录。亚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也出现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3.2%,比去年高出0.2个百分点,明年增幅将提高到4.1%。
十、伊朗发生大地震
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据伊官方宣布,截至27日,这次地震已造成2万多人死亡,3万人受伤。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有70%的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在地震中基本坍塌。
[size=3] [/size][size=4] [/size][size=5] [/size]
一、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分别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和全国政协领导机构组成人员。
二、从春到夏,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三、7月1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胡主席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四、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五、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六、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10月17日,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两个安排的签署体现了中央政府和祖国人民对香港及澳门的关心和支持,是中国内地与港澳经贸发展的新起点和里程碑。
七、今年下半年以来,针对陈水扁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台独公投”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粉碎“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强决心。
八、12月19日至20日,新中国历史上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九、位于重庆开县高桥镇境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东北天然气矿12月23日晚10时发生井喷事故,截至25日18时40分已发现死亡191人。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十、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势头。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5%左右。
新华社2003年十大国际新闻
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并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据调查,航天飞机失事是由飞机左翼上隔热片之间的密封层出现破裂造成的。
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萨达姆被捕
3月20日,美英联军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7月13日,伊拉克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此后针对美英联军及外国机构的袭击、爆炸事件不断。12月13日,萨达姆在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
三、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出台并搁浅
4月,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巴以双方表示接受。由于以色列态度强硬,巴勒斯坦内部矛盾公开化,“路线图”计划一再搁浅。12月1日,巴以和平人士推出旨在解决巴以双方悬而未决问题的《日内瓦倡议》,以色列政府对此持反对态度。
四、非典型肺炎肆虐32个国家和地区
年初,非典型肺炎疫情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随后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截至6月27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为8450人(包括疑似病人),其中810人死亡。
五、美、加、英发生重大停电事故
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纽约市当晚发生60起火灾。长达29小时的停电使纽约损失10.5亿美元。28日傍晚,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也发生两个多小时的重大停电事故,约25万人被困在地铁中。12月20日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又出现大面积停电,导致全城约三分之一的用户断电。
六、中、朝、美、韩、俄、日为解决朝核问题举行会谈
1月10日,朝鲜以美国不遵守核框架协议为由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俄、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表达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
七、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实现停火
10月22日,印度提出推动印巴民间交往的12点和平倡议,多数被巴基斯坦接受。11月23日,巴基斯坦提出单方面在克什米尔地区停火,印度方面给予了积极回应。25日午夜起,停火协议正式生效。这是印巴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12月1日,印巴双方宣布从明年元旦起恢复中断了两年的航空联系。
八、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频发
年初以来,全世界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接连发生。5月12日,汽车炸弹袭击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外国人居住区,造成35人死亡;8月5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万豪大酒店外发生恐怖爆炸,造成12人死亡,149人受伤;11月15日和20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2月5日,俄罗斯在杜马选举前夕发生旅客列车爆炸事件,至少造成4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12月14日和25日,巴基斯坦发生两起针对总统穆沙拉夫的爆炸事件,造成15人死亡,46人受伤。
九、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步伐
下半年,全球各主要地区的经济均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了8.2%,创近20年来的最高增长纪录。亚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也出现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3.2%,比去年高出0.2个百分点,明年增幅将提高到4.1%。
十、伊朗发生大地震
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据伊官方宣布,截至27日,这次地震已造成2万多人死亡,3万人受伤。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有70%的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在地震中基本坍塌。
[size=3] [/size][size=4] [/size][size=5]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