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成人高考网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高升本 > 成考高升本历史 > 成考高升本历史辅导

成考高起点中国近代史资料二

2008-08-27 17:27:45 来源:

 七、近代前期的文化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李善兰 《方圆阐幽》微积分;徐寿和华蘅芳 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一艘木壳轮船。

  詹天佑 修建京张铁路 "人"字形路轨。

  冯如 制成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诗界革命 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 《冯将军歌》《哀旅顺》《台湾行》。

  谴责小说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

  1915年9月 陈独秀《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一文 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大钊 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 《青春》《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最早把俄国十月革命思想带入中国。

  蔡元培 北京大学校长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鲁迅 《狂人日记》开创了白话小说的先河。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

  八、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 新文化运动 性质:反帝反封建,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条件:

  1、北洋军阀统治遭到人民反对;

  2、新文化运动使人民思想觉醒。

  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无偿转给日本。1919年5月4日 北京三千多学生 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陈独秀、李大钊-北京;毛泽东-长沙;周恩来-天津。上海工人罢工;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商业者罢市。 历史意义: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湘江评论》-毛泽东;陈独秀。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陈独秀 上海 第一个;李大钊 北京;毛泽东 长沙;董必武 武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13人。中共一大:通过第一个党纲;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建设社会主义-反帝反封建。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初 英帝国主义 "沙田惨案".罢工取得了胜利。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军阀吴佩孚; 林祥谦等就义。罢工失败。

  九、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崩溃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制定统一战线方针 1923年 广州 中共三大 讨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初 广州: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苏联帮助下 孙中山创办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2)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924年 冯玉祥 囚禁总统曹锟 宣布脱离直系 邀请孙中山北上。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 5月30日 南京路。

  省港大罢工 英法帝国主义 "沙基惨案"大罢工胜利结束。

  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州、武汉;彭湃、毛泽东。

  广东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东征1925年2月黄埔军校学生军打垮了陈炯明的主力 7月 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汪精卫为国民政府主席。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0月 第二次东征 彻底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

  (3)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的一场革命战争。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独立团为北伐先锋 夺取了汀泗桥、贺胜桥。10月 攻克汉阳、汉口、武昌。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3月 周恩来等的领导下 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国在这两地的租界。

  (4) 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 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后果:中山涧事件发生以后,中共中央派张国焘到广州。张国焘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同意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第一军。蒋当上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又同陈独秀发表 "联合宣言",为蒋介石反革命活动进行辩护。

  "四一二"政变 1927年4月12日 上海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 7月15日 武汉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教训: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十、国共对峙的十年

  (1)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国民政府 "北伐"和 "东北易帜":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张作霖被日军炸死 "皇姑屯"事件。

  新军阀的混战 蒋桂战争 蒋冯战争 中原大战。

  (2)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意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 1927年8.7 汉口 内容有: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 张太雷和叶挺 恽代英 叶剑英等 被镇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以宁冈为中心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 朱德 陈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建立起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大和最巩固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

  土地革命:依靠雇农 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931年11月 通过<宪法大纲> 工农民主专政 <土地法><劳动法>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江西瑞金为红色中国的首都。

  (3)日本大举侵华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 沈阳近郊柳条湖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一 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夜 上海 十九路军 蔡廷锴 蒋光鼐 <凇沪停战协定>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1932年底,蒋介石调动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等人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4)红军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八万多人,从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1935.1 遵义:1.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3.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胜利 1.四渡赤水河,又渡金沙江;2.飞夺泸定桥度过大渡河;3.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到达陕西北部吴起镇,同刘志丹等领导的红军会师(陕北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何梅协定> 1935年 何应钦 梅津美治郎 "华北五省自治"——河北 山东 山西 察哈尔 绥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一二 九"运动 1935.12.9 北平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反对华北自治" 结果: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935.8.1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年底 瓦窑堡会议 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1936.12.12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 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了。

  十一 、 抗日战争

  (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 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 29军副军长佟麟阁。

  "八一三"事变 1937.8.13 上海 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和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7.15 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共合作宣言 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 8.13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1937年9月下旬 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2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8 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1937.10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凇沪会战 谢晋元 坚守四行仓库 粉碎日本侵略者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本的侵略部署。

  太原会战 八路军 平型关大捷 一一五师

  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国民党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来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洛川会议 1937.8 中心任务: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冀豫,晋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中心,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所在地。

  论持久战 国民党内部 "亡国论" "速胜论"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防御 相持 反攻三个阶段 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抗日战争的相持局面

  日菌占领广州和武汉以后 改变了侵略方针 推行诱降政策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0.3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 是为日本侵略服务的汉奸政权。

  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反共活动 蒋介石一面与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把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和大西北,消极抗战。 1939年初 国民党五中全会 "溶共 限共 防共 反共" 标志:蒋介石集团政策转变,由抗日转向反共。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起 彭德怀指挥 华北战场 意义:抗战以来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但也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

  皖南事变 1941.1 安徽茂林 军长叶挺被扣 项英被叛徒杀害 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更加孤立。

  日军"大扫荡" "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团结了地主阶级里的开明分子。

  大生产运动 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把南泥湾建设成陕北的江南 ,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整风运动 彻底肃清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和纠正党内出现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意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4 延安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抗战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945.8 两颗原子弹 8.15 日本向全世界投降 9.9 中国战区受降。意义: 从而开创了一条殖民地人民打败帝国主义残暴侵略的道路。

  十二、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美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 美蒋勾结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945.8 毛泽东 周恩来到重庆 1945.10.10 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一二 一" 血案 1945.12.1 昆明 反内战运动席卷了国民党统治区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初 <停战协定>

  (2)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失败 战争初期——全面进攻 张家口 "国民大会" 此后 迫于兵力不足 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青化砭   沙家店 孟良崮(74师被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3)国统区政治 经济危机的加深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伪国民大会的召开 1946.11 性质:国民党一党包办 伪<中华民国宪法> 1947年 民主同盟 民主建国会等同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

  国民党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五二O"血案 1947.5.20 上海 杭州 南京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4)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 1947.6 刘伯承 邓小平 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解放区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1. 辽沈战役。1948.9开始。11月初 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了敌军

  2. 淮海战役 徐州地区 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3. 平津战役 北平 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 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由农村移到城市;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国家;防止资产阶级用 "糖衣炮弹" 进攻的危险,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国民政府的覆亡 1949.4.21 渡江;4.23 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 北平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性质: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 国歌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必须建立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统一战线政策。

  十三、近代后期的文化

  鲁迅的杂文 <为了忘却的记念> < "友邦惊诧" 论>

  茅盾 <子夜> 巴金<家> 老舍<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曹禺<雷雨><日出>

  马克思主义史学 李大钊 郭沫若 范文澜等

  数学家华罗庚和苏步青 地质学家李四光 教育家陶行知: 人民教育家 平民教育 乡村教育 生活教育。

分享到:

育路成人高考网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咨询热线
010-51297401

咨询热线
188-1088-6235